【“央媒話廈門”采訪團】
17日上午,2023年“央媒話廈門”采訪團深入銀祥食品工業園,聚焦“開門穩”“開門紅”,對預制菜產業進行了專項采訪。
銀祥董事長接受采訪
新華社、中新社、人民日報、中國日報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、經濟日報、光明日報、人民網、香港商報、福建省臺、廈門電視臺、廈門廣播、廈門日報、廈門晚報、海峽導報、各區融媒體中心等眾多媒體記者,圍繞銀祥“預制菜發展情況”等相關話題進行采訪。

銀祥預制菜展品
“我們始終圍繞老百姓的‘菜籃子’做文章,每年研發不低于30種新產品。”銀祥集團董事長陳福祥表示,銀祥搭建團隊打造產品研發中心,一方面創新研發傳統閩味,一方面致力于成為“全球風味料理專家”,推出姜母鴨、同安封肉、番茄意大利面,紅燒牛肉面等多款中西式預制菜產品,成功與全球知名品牌達成合作。
記者探訪腐竹生產車間
在記者們的鏡頭下,銀祥豆制品腐竹生產線通過全自動化的生產設備24小時不間斷保持著生產,熱豆漿注入鍋盤,經過15分鐘成膜,接著結皮分段、搓揉成條、切斷分份,實現液態到固態的轉變,就成了人們常吃的鮮腐竹。

銀祥豆制品產業為適應當下市場新興需求,研發團隊在預制菜上下足了功夫,不斷創新,使產品更具標準化、定制化、差異化。現已開發的涼拌腐竹、腐竹燒肉、客家釀豆腐、宮保雞丁、麻婆豆腐等均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,在本次的媒體采訪中也受到記者朋友們的稱贊。
【發力新消費賽道,力促預制菜產業發展】
在銜接廈門市著力構建“4+4+6”現代產業體系中,同安區“十四五”重點發展“4+4+1”(四大支柱產業、四大戰略新興產業、一個新經濟業態)產業鏈,而根據近兩年的發展態勢,該區在此基礎上又新增選擇新能源、新消費兩大賽道。
目前,預制菜產業在同安新消費領域已成為新窗口。為搶抓這個窗口期,2022年9月,同安區率先發布促進預制菜產業發展的十二條政策。包括:在產業發展規劃上,提升改造同安輕工食品工業園,以進一步強化全區現有食品、預制菜產業等;引導全區規上的預制菜企業抱團發展,率先成立預制菜產業聯盟等。此外,重點支持成立預制菜研發中心、展示中心、營銷中心、檢測中心等四大中心,還在冷鏈物流、品牌建設、食品安全檢測、謀劃消費基金等方面出臺舉措,促進預制菜產業發展。
同安預制菜企業群體加快壯大,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6月,同安區預制菜相關企業就有91家,占全市32%,排名全市第一,涌現出以銀祥為代表的一批預制菜龍頭企業。

作為廈門市較早進軍預制菜領域的企業之一,銀祥將深入預制菜領域,增加資金投入及研發投入,進一步加強生產規范,借力政策東風,助推廈門預制菜產業做強做大,持續推進安全、美味、健康的食品走進千家萬戶。
*文中部分照片及內容轉自廈門日報、人民網